2015年07月14日
當東南風越過太行山脈刮進山西東部緊臨河北井陘的娘子關時
夏天來了
夏天的娘子關是躍動的一串串音符。不必說宿將樓連綿的固若金湯的關隘,承受歲月風煙的垛口;不必說果老洞神奇深邃,如夢如幻的奇境;不必說水上人家自然的風光,旖旎的田園生活;不必說平陽湖上水波瀲灩,秀麗迷人的湖光山色,都像精美的影集被造物主收藏在綿山和康泰旅遊綿河博大的胸懷,難得的天籟被南來北往依依不舍的遊客寫進文章之中,遍布周身的靈光被時光發酵得日益醇厚誘人。
夏日的娘子關是潑墨的一幅幅寫意畫。看慣了瀑布的飄逸灑脫放浪形骸,熟悉了水車悠悠碾磨香木的古典意境,常見得紫燕呢喃翻飛在溫潤的河沿,最是那歡呼雀躍的羅康泰旅遊非魚被悅耳的音樂聲吸引蹦蹦跳跳躍出水面,來關注周圍的動靜。
夏日的娘子關是詩人吟哦的一首首朦朧詩。剛剛康泰旅遊思緒還在漫山遍野的爛漫的山花上停留,被山下水田裏幾聲水牛的哞哞聲牽動,在成蔭的石榴樹旁駐足了一會兒,旋即又被亮翅的白鴿帶到高遠的天空。
這裏的夏日濕潤高溫。每年的夏日,當炙烤的太陽高掛在娘子關的上空時,這裏的人們便進入了難耐的高溫酷暑期,由於地勢低窪,山脈聳峙,這裏的夏天可以與江南的梅雨天氣媲美,也許正是這種濕熱的高溫氣候成就了這裏水果的甘甜,這裏石榴豐碩核桃香醇。也正是這種獨特的氣候,造就了這裏的人們世世代代不甘寂寞,紛紛走出大山,到外面世界闖蕩,造就了輝煌業績。
這裏的夏日幽境休閑。當北方人不願旅途勞頓到江南去冒著酷暑旅行時,他們首選的旅遊目標地便鎖定在娘子關這個太行山間小家碧玉的小鎮。盡管成群結隊的旅遊團隊隔三差五地開進小鎮,打破了小鎮的寂靜,然而卻絲毫沒有使小鎮變得浮躁,她仍以雍容的姿態迎接著天南地北的朋友,卻依舊保持著自己多少世紀以來的獨特魅力,不矯揉造作,不追風跟班,不崇洋媚外,在曆史和現實的時空中發掘著自身的根系,演繹著平淡的故事,傳遞著純真的記憶。
這裏的田園肥沃富饒。當撲鼻的油菜花把蜜蜂吸引來的時候,馨香的刺槐枝枝稍稍都掛滿了潔白的花團;蟬叫聲響徹原野,豆莢興奮地爬上了玉米的秸稈,玉米則盛開著傘狀的頂花,吐出胡須一樣的或黃或紅或白的毛,倭瓜花在匍匐延伸的瓜蔓上開始脈脈散發出其香無比的沁香;辣椒一束束嬌小的花落了後,已經有翠綠的辣椒孕育;麥苗黃了,鋒利的麥芒在夏日的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豐收的季節到來了,當莊稼漢把收割的麥穗堆成山包後,很快就在打穀場上把扇車、木鍬等道具張羅來,熱熱鬧鬧上演一出大戲。之後便在麥茬的間隙點種黃豆、蓖麻,趕著時間把第二茬莊稼播進土地。在緊鑼密鼓的繁忙之後,男人們才顧得上去鄰村趕集看板子流暢唱腔圓潤的山西梆子,女人們才顧得上瞧瞧東家的女婿帥不帥西家的兒媳俊不俊。
夏日漫長的白晝使娘子關人想方設法來排解因為氣溫帶來的煩躁和鬱悶。這邊男人們坐在垂柳梧桐樹下下象棋擺棋式,一邊搖著大蒲扇,一邊端著銅煙鍋,專心對弈,贏得周圍圍觀者的嘖嘖贊歎;有的老者光著膀子,端著茶杯,捋著胡子在動情講述著娘子關的久遠曆史。那邊女人們在鞋墊上飛針走線,一叢牡丹躍然在目,一只蝴蝶以為是剛栽下的鮮花,幾次飛來停在花蕊上,惹的她們哈哈大笑。遠處的男孩子們把衣服脫在河沿,赤裸裸得像一條條草魚嗖地一下從岸邊縱身鑽入河裏。女孩子們則左搶右奪爭著看夥伴對象發來的手機短信,羞赧的姑娘臉上飛起幾朵緋紅的雲彩。
夏日的娘子關天氣多變。剛才還是晴空萬裏豔陽高照,一聲雷鳴電閃,滂沱大雨傾瀉而下,從四周的山穀匯聚到幹渴的田園。被太陽曬得龜裂成一塊塊餅幹一樣的土壤,在充足的雨水中恢複溫軟,莊稼便汩汩地吸收著天賜的甘泉,精神抖擻地拔節開花結果。
在無數個辛勞的日子被汗水的河流帶走後,我的故鄉的田園呈現成豐富多采的色塊,搖滾成強勁有力的舞姿,變幻成如詩如畫的奇觀。
夏日的田園是一位歌者,詠歎著高亢激越的旋律。早晨太陽公公被大紅公雞的啼鳴喚醒後,莊稼人下地幹活的山歌便彌漫在溝溝梁梁;中午震天的蟬叫壓過了火車進站的轟鳴,傍晚蟋蟀的鼓琴被洶湧的蛙聲淹沒,村莊在自然的天籟中轉換晨昏。
夏日的田園是風情萬鐘的舞者,閃射著蓬勃張揚的力量。一壟壟的玉米向上挺拔,迎著陽光跳躍;一片片的北瓜藤在土坡上垂掛稠密的滴翠的果實;一畦畦西紅柿在木架上綻放嫩黃的花蕊。滿眼定格的是萌動的畫面,到處充溢著生長的希望。
夏日的田園是一位智者,沉浸在深邃綿密的思考中。好幾個考察隊和觀光團從娘子關走過,他們跋山涉水考證這裏豐富的泉眼,拍攝古老的水車,登臨雄壯的關頭,在這裏留下思考的足跡,又將這些思考變成文字寫進史冊,從而成就了娘子關的美名。
古老的娘子關在夏日太行山與綿河的懷抱中慵懶地享受著造化的哺育,嶄新和諧的娘子關也在家鄉人與時俱進的步伐中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而今打開山門的娘子關人正以開放的眼光招商引資,改革的思路轉變觀念,開發的手筆建設,縱情潑墨描繪著文明奮進新農村美麗的壯錦,演繹著雄渾豪放的時代交響,雕刻著更加巍峨厚重的豐碑。
Posted by otojpioeeong at 13:32│Comments(0)